【www.51miaoju.com--学前教育】

毕业论文(graduationstudy),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1

  【摘要】从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现状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起到反作用。本文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各个方面来谈,呼吁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创新方式方法,联合社会各界力量,让幼儿教育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幼儿园原本是一个人人生当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段,是儿童迈出家庭后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之一,它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早期教育经验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现状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起到反作用。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阶段,用小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1.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特征

  1.1重知识,轻情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从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教育的重点是“快乐发展”,快乐就是一种情感的表现。然而反观现实,许多幼儿园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过多地插入本应是小学阶段才会学习到的教学内容。不仅如此,更在内容上求多、求深,而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却不予重视,这就违背、颠倒了幼儿阶段教育的目标和宗旨。

  1.2重教学,轻游戏。孩童时代本应在快乐的游戏中度过。但是,在现实中许多幼儿园并没有将游戏看成是正规的幼儿教育方式。而是用各种课程填满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把幼儿过早地推到了小学学习时期。幼儿的天性天真爱玩使他们并没有形成学习的概念,这时就需要顺应其的天性,以游戏为载体。相反,一味地以死板的课程来压制孩子的天性,必会使孩子厌恶学习,厌恶幼儿园生活。

  1.3重评价,轻个性发展。幼儿教师习惯在内心建立固定的模式,自觉不自觉地用一把尺子评价儿童的发展,犹如对待产品一样,统一规格、严格剪裁,孩子们在无意中被划分了等级,发展迟缓的孩子在流水线上慢慢滑下,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掉了队,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会。甚至教师过分强调纪律与常规,幼儿被限制在固定的空间内,一言一行都必须在教师的允许下进行,那么,身体的约束必然阻碍思维的发展,致使儿童失去创造的热情,甚而泯灭活泼的天性。

  2.幼教小学化的危害

  2.1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一方面,由于长时间趴在桌上写字,导致幼儿的脊柱发育变形,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居然出现了大批戴近视眼镜的幼儿;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时间、缺乏机会和同龄幼儿玩耍、沟通,长大进入社会后与人交流、合作共处的能力受影响。

  2.2严重损害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孩子在0-6岁期间,并不适合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而只能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经验、培养学习兴趣。在学龄前不断灌输各种知识,只能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出现强烈的厌学情绪。

  2.3使幼儿们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使幼儿们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时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的不良习惯。

  3.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成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迎合“应试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这其中有办园思想不端正、办园条件不具备、保教人员素质低下、保教经验缺乏的因素,也有招生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社会评价偏颇等问题。就这些方面我具体浅谈一下幼儿园和家长这两个离幼儿园最近的重要因素:

  3.1幼儿园认识不足及利益驱使。许多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缺少应有的认识,也未能正确对待和领会教育部门颁布的相关指导要求,总认为“学得多”便是好。更有甚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随意设置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兴趣班,让家长掏钱,根本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诉求,以“大人的意志”全权代选幼儿的发展道路。

  3.2家长思想有偏差。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主要在于家长不成熟的思想。随着人才时代的到来,社会向大众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号:没有知识就没有饭碗。这就导致许多家长在幼儿园阶段便开始“逼迫”自己的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在知识的积累上要超越别人的孩子。因此,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的主要推手其实是家长。

  4.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解决对策

  幼儿时期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能否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幼儿建立健康向上的身心发展态势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既不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也不符合教育规律,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纠正这一错误。由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4.1增强教育监督和培训,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化。主管幼儿园工作的各地教育部门应强化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调研各幼儿园的交际教育状况,发现“越级教育”行为的必须立即要求整改。对幼儿教育理念和方向认识不足的幼儿园,应及时组织幼儿园领导和教师参与幼儿教育培训,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修正幼教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幼教观念,实施正确的幼教手段,从而促进幼儿教育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4.2转变家长错误思想倾向,构建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我们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扭转家长们的幼教观念,使幼儿教育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座谈会或培训班,向家长宣传、教授科学的幼教理念。同时,电视、报纸等信息媒体也应多关注幼儿教育,以主流社会舆论观点引导家长思想转变。要让家长们认识到,以小学阶段的教育方式替代幼儿教育是一种“过犹不及”“拔苗助长”的行为,幼儿教育必须以培养健康的身心为重点。

  4.3端正幼儿园教育方式,完善幼儿教育实际操作。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努力践行幼儿教育的理念要求和规章要求。幼儿园领导及教师应认真研读幼儿教育相关的指导要求和规定,并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幼教模式。要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身心。同时,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应相互交流幼儿教育的新理念、新形式、新路子,不可“闭关锁国”或“闭门造车”。必要时,要请专家到幼儿园现场进行指导和点拨。

  4.4遵循幼儿教育规律,不揠苗助长。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按照幼儿教育规律办园。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幼儿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征而进行。幼儿教育的规律是什么?通俗地讲,就是在幼儿适当的年龄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跑得早≠跑得好。有一个典型的实验研究说明了这个道理。“哥哥从46周开始,每天接受10分钟的爬梯训练,到52周时,他能熟练爬上5级楼梯。而弟弟到了第53周时,即使有人扶着也不大愿意尝试爬梯,但第54周之后当他再看到楼梯时,却能一直爬到楼梯顶端,并且不用旁人帮助”。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其研究表明,对幼儿进行的任何提前教育只会事倍功半,而到适当的年龄进行适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规律。幼儿教育“小学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这一点,实践也已充分证明,我们应当从中深刻反思。

  4.5回归幼儿教育本位,自主自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教人士重要的任务在于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外在表现为偏离了它的教育位置,承担了本身不应承担的教育义务,在履行一些重要教育职责方面错位。因此,应当根据国家幼儿教学的要求回归本位。在教育理念方面,要摆正智育与体育的位置,要让体育回归首位;在教育任务和内容方面,要由“教学”回归“保教”,做到保教有机结合;在教育方式方面,要回归游戏基本活动方式,不能再举办特色班、实验班;在教育常规方面要回归幼儿每天的“自主”和“自由”,不能再过于强调秩序和纪律;在教育评价方面,要由统一定性定量的评价回归注重幼儿个性发展、身心协调发展的素质评价。总之,幼儿教育就应当做好教育幼儿的工作。

  4.6正确衔接小学教育,恰到好处。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与小学教育正确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

  4.7开展幼儿教育家庭指导,双向进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想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需要幼儿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幼儿教育“小学化”,也是幼儿家庭的普遍教育现象。幼儿家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教育行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倾向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使作用。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手段使家长认识到“小学化”教育对儿童弊端。使家长认识到:提前应试教育≠早期智力开发“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希望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此,幼儿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开展幼儿家庭教育咨询和指导的责任和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纲要》,使广大幼儿家长了解《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要让家长主动学习和了解幼儿教育,了解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了解幼儿大班并不是小学一年级的延伸,懂得“顺自然,展个性”,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道理。从而,纠正家庭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按照教育规律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而且会束缚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创新方式方法,联合社会各界力量,让幼儿教育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2

  摘要: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着问题,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不当,进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幼儿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独立思想能力较弱,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较弱。所以,良好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变的规范。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方法

  幼儿的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影响孩子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阶段孩子没有自控的能力,所以只有靠教师来引导、教育幼儿,培养幼儿的认知和感知能力,所以幼儿学前教育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可以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三年制幼儿园教育是我国现行学制的起点,属学校教育系统,虽有别于正规的学业教育,但同样是正规教育范畴,对3~6岁幼儿施行科学保教,绝不仅仅是幼儿家庭的责任,也是现代国家和政府的责任。脑科学、儿童心理学和儿童生理学的研究早已揭示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国家应从民族和未来的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

  二、从主观的幼儿本身为出发点进行探讨

  1.把握好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心理与成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幼儿教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清楚的知道幼儿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幼儿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抽象性很差、模仿能力较强、行为随意性较强几个方面。针对孩子在心理上诸多的特点,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回答孩子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耐心而细致,随时关注孩子的理解程度。幼儿时期的孩子善于模仿,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不要让孩子在大人口中学会一些不良的脏话、口头禅等。因此,加强对幼儿教育时的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2.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时期非常容易模仿别人,好的不好的、善的与恶的孩子都会模仿,那么要想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和家庭的正确引导。孩子对于现代的家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父母长辈们都会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也就造成孩子在生活中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关注其他人的感受,且对父母产生了过分的依赖。但是,这时候的幼儿身心发展都还处于可塑阶段,如果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还是够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当孩子在接受幼儿教育的时候,教师会对其灌正确的行为思想,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还是需要与家长相互配合,要不然一切努力都将会徒劳无功。幼儿园应该对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幼儿。还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便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学校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与不同,同时也可以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家庭也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良好的审美观能够帮助一个人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与认知。审美的感知能力是审美心理构成的重要成分,所以对幼儿进行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使其对接触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1)帮助幼儿接触并感受艺术的美感。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工作,这并不意味着让他们能够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这是要让孩子在学习美术中感受到美好的事物,对他们进行艺术上的熏陶。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课程与活动,使孩子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其展现出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不仅仅是美术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音乐对于孩子的艺术审美观的培养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孩子在唱歌与跳舞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够对美好的事物更多的接触和体验。

  (2)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能够高品位的游戏中感受到美丽的存在。但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在多种多样的游戏当中,真正的做到对美的正确认识,教师就要下一番功夫了,只有好的游戏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东西,才能真正的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3)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的存在。为了使孩子的情感培养更加浓厚,让幼儿们充分的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新鲜事物、去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感受到他们的质朴和美,以此来激发他们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三、从客观的生活环境进行探讨

  1.大力开展“三化”教育工作

  “三化”教育是指建立教育工作的民主化、环境化和个性化。

  (1)民主化教育。对于幼儿时期的学前教育而言,进行民主化教育主要是给幼儿更多自由发言的机会,制定一些规定并且试图能够与孩子们商量进行,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幼儿自觉遵守规定,而且要能够使幼儿的学习能力提高。对于表现较好的幼儿奖励,激励更多的幼儿。

  (2)环境化教育。幼儿在学校学习的环境主要有教室、卧室、图书室和洗手间等,学校可在教室中制作一个文化墙,将优秀的孩子的照片贴在上面;在卧室中画一些能够有助于好好休息的图画与宣传语;在图书室中张贴一些认真看书的画面与标语;在洗手间中粘贴一些节约用水以及常洗手的标语,通过这些实质性的熏陶,让孩子对此产生一定的反应。

  (3)个性化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幼儿年龄较小,其理解能力也很有限。将每个孩子的个性充分的展现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对于个性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在个性化教育时,教师要对孩子进行帮助帮孩子们制定符合他们的计划,并且根据不同幼儿的个性来采取不同的方案。

  2.幼儿学前教育注重本土化

  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本土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本土化的加强。幼教界的教育改革,首先要以教育实验为主导,从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与师资培训三个方面出发,建立了适合中国幼儿学前教育的体系,然后才能进一步促进了幼教界的本土化的发展。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发展,他经过了模仿性学习、适应性学习以及自主发展性学习三个阶段。需要引入国外成功教育理念,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不断调整,最后发展成完全适应我国的学前教育。

  四、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本文对学前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但更大意义上是为了能够说明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能够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出应该具备的能力与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锻炼,所以做好幼儿学前教育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事情,我们应该高度的重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3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学前教育切忌小学化的观点,接着提出了培养幼儿愉快感觉的建议,尔后在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方面提出了一己之见,最后解读了注重游戏活动、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及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之价值。一纸管窥,临纸仓促,分享同仁,若益于业内点滴,则是我之深幸。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身心健康游戏活动

  1.学前教育切忌小学化

  万事万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学前教育更是如此。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根据他们的年龄,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就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较多,尤其是学前教育小学化最为严重,研究者评论家密切关注,真正的教育家呼吁至今,批评者层出不穷,尽管如此,现实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在游戏中茁壮成长,让他们在快乐当中接受知识,切忌压抑儿童的天性、束缚他们天真的思维,我们不要违背他们自然成长的规律,此外还要和家长多合作,多沟通,引导家长在教育方面要顺其自然,不要给孩子们施加压力。

  2.培养幼儿愉快的感觉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先生对于学前教育有很深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教育就是自然教育,遵循自然法则,培养自然人。学前教育应该让儿童的身心自由成长,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桎梏,維持幼儿活泼天真的特性,让他们的身心协调发展,使其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茁壮成长,从而使之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成为新一代的栋梁。卢梭认为,人一出生就有一种本能的感觉,对外界,对人和事有一种感觉,也就是一种愉快和不愉快的感觉,如果学前教育是内在自然的教育,他们就是愉快的,如果是压抑的教育、小学化的教育,就是一种不正当的教育,就是非自然的教育,儿童的身心都会受到伤害,他们就在痛苦中成长,天性就会受到摧残,创造力就会遭受毁灭。

  3.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幼儿的身心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就让他们背诵唐诗宋词,就让他们掌握复杂的算术问题,就让他们提起毛笔练习书法,后果堪忧。许多家长更是严重,他们拥有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可以说,学前教育小学化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长们的影响,其危害甚大,罄竹难书。孩子们都在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听故事,喜欢你追我赶的跑来跑去。如果让他们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一丝不苟的执笔,必然损伤孩子们的神经系统。即便我们从表面上看得到了一些我们所谓的效果和成绩,其实也是表面现象,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他们的智力还不完善,不具备进行系统的学习能力,学前教育小学化对于儿童来说,就好比让他们走进了监狱之中。有些人在孩子们不听话的时候,就恐吓孩子,说送他去幼儿园,孩子不是大声哭闹就是马上变得乖巧。这样的教育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自卑怯懦与厌倦学习,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而完全丧失对学习的主动性,丧失对大自然及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对学习没有了任何的求知欲望。简而言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弊大利小,得不偿失。

  4.注重游戏活动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耍是他们快乐的生活方式,反之,我们就扼杀了儿童的幸福,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毁于拔苗助长。我们要把孩子当孩子看待,给孩子充分游戏的时间,根据孩子的个性,发挥孩子们的潜能,给孩子们增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让他们感受生活,感知身边的冷暖,感知万物规律,多奖励、少处罚,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快乐,从而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5.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让孩子们喜欢老师,树立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让孩子们对老师产生依赖而不是敬畏。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喜欢学校,喜欢同学们,满足孩子们的各种合理欲望,给孩子们提供灵活的学习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授人以渔。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群策群力,共同把学习变成一个愉快的享受过程。

  6.多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

  注重学前手工课,让幼儿们提高动手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还能开发幼儿的智力。在幼师的带领下,搜集身边的素材,根据日常生活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幼儿们一起进行手工创作。引导幼儿充分观察,耐心制作,根据他们的作品进行评比,多赞美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求知欲,让他们有一种自身成就感。制作手工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以免孩子受到伤害。手工课安排要多种多样,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剪纸活动,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学习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教师一定要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鼓励孩子们创新,让孩子们感觉到愉悦和温馨。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的起点,学前教育要摸索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式。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深造,让自己的教育水平更上层楼,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4

  摘要:在大力倡导科教兴国的今天,学前教育无疑为构建文化强国,提高国民文化水平,国民文化素养增强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作者主要从幼儿个人、家庭、教师等方面阐述了学前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学前教育;终身学习

  一、学前教育是什么

  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家长和老师运用各种途径、物体,有系统、有计划、科学地对儿童的大脑认知进行刺激、影响,使儿童大脑各项功能逐渐完善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目的

  (1)让儿童从小就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素质越来越重视,终身学习的理念亟须树立,人们只有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不断充实,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才能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为自己寻得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学前教育的开展会促使孩子在幼年时期便明确此种做法和观念,为儿童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礎。

  (2)为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奠定基础。学前教育工作能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将来社会生活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学前教育的开展,学生能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思想观,并且在以后通过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经历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前教育的价值

  (1)学前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学前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儿童顺利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还能够极大地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在最初的学前教育中会逐渐与社会接触,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最初的思想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及对这个世界最初的看法。如果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并在此期间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儿童在以后就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就能够更好地与社会接触。

  幼年时期是儿童创造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诸多能力形成和塑造的黄金时期,幼年时期如果能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有效引导,儿童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能对以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前教育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初组成部分,不仅对儿童未来基本礼仪、学习方式、思想观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还能极大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良好的道德观和认知能力能够让儿童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更高效地学习各科知识,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3)学前教育有利于家庭和谐和社会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儿童作为家庭的核心和希望在家庭中十分重要,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也更加强烈。而学前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和品德素养,更能促进儿童成才,这样还能极大地促进家庭和谐。此外,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促使儿童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还能促进其更高效地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为社会输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四、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习制度的最初始阶段,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不仅对儿童本身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教育发展、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大脑的客观发育规律证明,发育早期对大脑进行影响更有益于大脑结构的形成,大脑发育成型后很难再改变。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其价值意义有巨大的隐蔽性。所以家长和教师要深刻认识其中的价值,和自己对人才塑造的关键意义。

 


查看更多学前教育相关内容,请点击学前教育

2024 育儿知识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56号